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行万寿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徽十八年的新年,注定是一个祥和的新年。

    唐皇李治的回归,让整个“丽政殿”,乃至于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

    这些年来,大唐的铁骑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已经横扫了整个南瞻部洲,却没有做过一件滋民扰民之事。

    他们俨然是正义的化身,斩尽南瞻部洲一切魔族,还亿兆百姓安稳、富足的生活,为大唐、也为李治赚足了威名和口碑。

    “丽政殿”里的饮宴,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散去,即便在座的一个个修为精深,最终也喝了个东倒西歪。

    好在“丽政殿”里有足够多的房舍,向来体恤老兄弟的李世民,自然不能让这些醉酒之人离去。

    而其他的文武百官和长安城的众百姓,却是第二天才知道大唐之主回来的消息。

    百官们自是一早集中在太庙,按例他们要随从唐皇一起祭祀李氏宗族的,只是过去几年都是太上皇李世民在主持罢了。

    今日看到几位老大人的身前,赫然走着的正是唐皇陛下时,百官们都惊呆了。

    而城中百姓们知道之后,更是在“大明宫”外排起了长龙,无他惟愿远远地望上一眼,或者当面道一声谢。

    百姓的想法从来都是那样的淳朴,他们觉得眼前这美好的生活,都是拜万能的唐皇陛下所赐!

    这是各地官员和“丽竞门”,明里暗里,多年配合宣传的结果,也是亿兆百姓亲眼目睹的事实。

    渐渐地,聚集在皇宫之外的人多了起来,长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挤满了“大明宫”外偌大的广场。

    李治自然不会放过这样难得的机会,带着一干文武在城楼之上显身。

    “朕乃大唐之主李治,但凡今日前来相贺之人,朕皆有所赐——”

    好家伙,声若洪钟,气凌霄汉,一时间象征着大唐气运的国运金龙,也显身在皇宫头顶的苍天之上。

    “嗷——”

    一声龙吟之声长啸,更是在为李治之言壮色。

    关键是,李治可不是空口说白话,反正也是大过年的,他这次还真就下了本钱。

    随着李治的一声大喝,朵朵精致的白莲虚影,从皇宫的城楼之上飘落,一开始只是三朵五朵,慢慢的就多了起来。

    三十朵、一百朵、成千上万......

    此时,聚集在“大明宫”前的百姓,至少也有数万之众吧?

    幸好这还只是仓促之间的聚集,能来的大多都是居住在长安城北端诸坊的百姓,成千上万的白莲虚影飘落,竟然飘向每一个在场之人?

    白莲皎皎,丝丝凉凉,一朵没入眉心之中,每个人的灵魂仿佛都为之一震,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轻便了许多?

    殊不知,李治识海之中的灵力之水,已经有好多年不曾耗费,这一下子倒是用去了存量的十分之一。

    而每人得到这么一枚灵力所化的白莲虚影,就算是最普通的百姓,也能凭空增添二十年的寿元。

    更不要说,从此之后,诸邪避易、百病不侵。

    “我等拜谢陛下,帝君万岁、大唐万岁——”

    不知道谁起的头,也许是所有人心灵深处同时得到了一道指令,竟然齐刷刷地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除了文武重臣,李治的三个孩子,太子李沉香、晋王李敖霆以及太平公主,就跟在李治的身旁。

    尤其是年龄最小的太平公主,她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庞大的场面,小丫头兴奋的手舞足蹈,斜眼望了一眼侧前方的父皇,心中的自豪感难以言表。

    “尔等乃是我大唐的百姓,当为大唐的万世福祉而奋发向上,无论你曾经是哪一国、哪一族,既然入了我大唐就是大唐之民。”

    “朕今日在此立下誓言,凡我大唐之民,皆受朕之佑护,无论遭受任何冤屈、磨难、噩运,皆可到‘唐君庙’求告,朕绝不袖手——”

    李治之言,如晨钟暮鼓一般,振聋发聩,竟不断向四方扩散,传遍整个大唐坊市。

    “帝君万岁——”

    “大唐万岁——”

    不知从何时起,大唐的臣民开始称呼李治为“帝君”了,似乎这还是一个只专属于李治的称谓,有别于历朝历代之帝王。

    “万岁”之声此起彼伏,在长安城的各处响起,交织而成的声浪阵阵,似乎连长安城上空的漂浮的几片白云都给震散了。

    ......

    除了正月初一的各种祭拜,其他时间还是相当轻松的。

    此时的大唐,已经有了春节的公休,只是尚未以法律的形式给确定下来。

    李治记得,真正有法律依据的公休,却要等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为此还特意颁布了一部叫做“假宁令”的条例。

    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前后各三天,即年前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以及年后的初一到初四,共有七天。

    既然这个世界里有了“李治”,自然不能将这个“功绩”留给后人,他索性提前给剽窃了出来。

    皇宫里的生活是简单而机械的,好在李家二郎已长成,李治打着让沉香太子多多历练的旗号,把自己的长子给贡献了出去。

    房玄龄也好,魏征也罢,都没觉得李治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唐皇胸襟宽广,实乃亘古罕见啊!

    是啊,哪一朝哪一代的皇位之争不是血雨腥风啊,大唐才到第三代,都演义过两代争龙故事了。

    而现在可好,李治一点都不眷恋权势,似乎还像躲瘟疫一般的躲着?

    太子李沉香这才刚刚成年,李治恨不得将军政大权全权托付出去。

    当然了,真正遇到大事需要李治来做决断的,他也不会推卸责任。

    有大唐群相在,又有李沉香这个太子殿下在前边顶着,李治就能专心在后宫教授弟子了。

    数年不见,上官婉儿的变化惊得李治都有些不敢相信,这小丫头自打入门开始,李治就没有做到一个当师尊的起码义务。

    先是顺手交给了“三圣母”杨婵,杨婵离去之后,这些年一直都是大弟子白素贞在督促着上官婉儿的修炼。

    用天赋异禀来形容上官婉儿再合适不过了!

    她跟太平公主同岁,却要大上半岁,也就是比敖霆还年长了四个来月。

    万里无一的“纯阴之体”,一开始就被杨婵视为衣钵传人倾囊相授,短短数年时间,修为就已经达到了“太乙玄仙”后期,甚至都高出了小太平一阶。

    以前常常待在皇宫里的薛金莲,这两年已经很少进宫了,那小丫头也已经十六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成年人了。

    她并没有被李治收为徒弟,女孩子长大了,身大袖长的,再频繁地出入宫禁就于理不合了。

    白素贞自然是一个性格温和之人,缺少了薛金莲这个活泼开朗的小丫头,皇宫里难免有些冷清。

    好在又从遥远的东海之上来了一人,手中拿着李治赐予的信物,说是奉命来历练的,就直接找到了白素贞。

    这位自然是“瀛洲岛”上的那位黑鹳,她可是奉命来给李治的徒弟们当陪练的,这几年就一直跟上官婉儿待在一起。

    黑鹳是“瀛洲岛”土生土长的仙鹤,自然对人间礼教没有任何的概念,好在这时的大唐皇宫并没有严苛的规矩,众人反而对她的天然呆格外的喜欢。

    “素贞啊,你虽然入门最早,其实天资却不及婉儿和石矶多矣,这里有为师新得的一部‘大荒经’,最是适合妖族修炼,你且拿去同石矶、黑鹳一同修行吧。”

    得自“东皇”太一的绝世功法,当然是妖族修炼的不二之选,石矶能练得白素贞自然也可以。

    在李治的眼中,这也不过是一部更高深一层的功诀而已,就算是未被他正式收入门下的黑鹳,也可以随着一同修炼。

    事实上,早在“藏西道”的时候,李治就已经将“大荒经”传给了白罴,只是以那头白熊的资质,估计“大罗金仙”就算是他的天花板了。

    李治回来好几天了,却一直没有见到小白龙,听白素贞所言,他竟然已经闭关两年多了?

    那部“祖龙经”李治大体也翻阅过,虽然并未修炼,也能感到它的高深横绝之处,论起精妙来恐怕不在“大荒经”之下。

    遥想当年,祖龙霸天绝地之时,太一还只是太一,岂敢在祖龙面前称“东皇”啊?

    罗列一下大唐所属的高阶战力,“大罗金仙”境界以上的,就有六位之多。

    阿修罗族的鲁托罗和因陀罗,小白龙敖烈再加上李治自己,如今李治的两位妃子敖凌和武媚娘也相继突破到“大罗金仙”。

    这些高阶战力的存在,是李治敢于在三月初三祭天的最大依仗。

    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算是他面对三界,首次光明正大的“亮肌肉”,至于结果如何,恐怕只有亮了才知道。

    距离三月初三,尚有两个月的时间,李治却一点儿都没有闲着,抓紧时间将自己的状态调到最佳。

    他心里很清楚,这数十年来,三界之中他的确交了一些朋友,但是,招惹的对头却更多,且一个个都是难缠之辈。

    如果,他们背后的大佬舍下脸皮站出来,李治还真不敢保证自己能否挡得住。

    因此,李治也连发了几封信符,意在寻找帮手。

    四海龙族是一定会到的,可惜,龙族之中没什么高手,最厉害的那些老古董又不可能出来。

    能出来的两位高阶战力,反而都已经在自己身边了。

    北俱芦洲的“天狼山”,李治自然也去了信符,来人不需太多,手上的战力却务必要够用,太乙境界以下之人还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