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卫星入柜,通讯建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花费了接近一周的时间,韩元才完成针对通讯卫星的修改和调整。

    也就是他,脑海中有着各种标准规范的卫星资料信息,再加上大脑经过了人体开发药剂的开发,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侦查-通讯一体卫星的设计和制造。

    换做是其他人,哪怕是一个国家,也没有这么高的效率。

    虽然一颗侦查通讯一体的卫星制造难度对于如今的各大国来说并不是很高,但对应的需要考虑的东西可不少。

    航天飞机/运载火箭升空的时间,地点;卫星投放的时间,轨道;展开后的运行角度,幅度调整;侦查信号的传递,命令的执行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对于各国发射卫星来说,负责计算和安排这些东西的,不可能是一个人,往往都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

    小组之间计算完成后,还需要再统一。

    再加上人脑是个极其精密且精妙的东西,它没法长时间工作。

    虽然大脑为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创意,但自身却太过脆弱。

    对于人类而言,大脑只占据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消耗掉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却占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人类身体以及大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类只能短时间使用大脑。

    不仅仅是营养物质跟不上。

    更是因为一个人如果保持全神贯注去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超过两小时大脑就会一片模糊。

    再强行使用,大脑就会陷入宕机状态,直接昏迷。

    即便是经过锻炼的科学家,一天全神贯注思考问题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除非是获得了人体开发药剂的,才能长时间使用大脑计算各种数据。

    而就是这样,也还是有极限的。

    韩元之前测试过了,他高强度使用大脑,最长能持续接近十个小时的时间,再长,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头晕脑胀,一片胀痛,继续使用昏迷过去也是可能的。

    不过他的恢复能力比普通人强多了,上午高强度用脑六七个小时候后,午饭时间放松一下,休息半个小时就能恢复正常。

    除此之外,即便是注射了人体开发药剂,每天依然需要保持四个小时以上的深度睡眠。

    韩元推测,这应该就是人体开发的极限了。

    除非对基因和大脑进行调整,否则不大可能二十四小时不睡觉。

    当然,如果能将灵魂/意识上传到计算机上,变成一个人工智能生命,做到二十四小时不睡觉应该是没问题的。

    对于这方面,韩元还是挺感兴趣的,自从上次在系统传递过来的信息里面翻阅到这类型的科研知识信息后,他一直对这方面知识信息保持着关注。

    后面获取的一些知识信息他都会在里面翻一翻,看看有没有类似的。

    人和计算机的结合,这应该也算得上是另外一种永生了吧?

    只要计算机硬件不遭受到破坏,不切断能源的话。

    .........

    经过一个周的努力,侦查通讯一体的卫星已经完成了初步检查和测试,剩下的,依旧是按照卫星的发射流程将其送上近地轨道。

    本来是计划当天检查完成第二天发射的,韩元连第二天发射的时间和数据都在当前晚上计算修改好了。

    但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清早,天空就在下雨,一场暴雨又拖延了两天的时间。

    韩元也没办法,一下雨,镧化镓硅太阳能发电板就没法正常使用了。

    虽然锂硫电池本身存储的电能虽然足够航天飞机起飞,但坚持不到将其送到平流层之上。

    这个点就像古代农民种地靠天一样,风调雨顺就收获多,一遇旱涝就得饿肚子。

    天气意外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干扰有点大。

    经过修改调整的‘零号卫星’在体积方面比之前要大整整一倍有余,航天飞机能携带的数量自然也会降低。

    不过调整了一下释放窗口后,携带的卫星数量从原先的十三颗变成了九颗。

    少了四颗的携带量,效率影响还是挺大的,可韩元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暂时只能这样。

    宽阔的测试场地一角,韩元正忙碌着给零号航天飞机做最后的起飞检查。

    这里被单独划分出来了,专门用来发射航天飞机以及起飞降落飞行。

    水泥地面也经过了重新铺设,底下的地基很厚,采用了硅酸盐水泥。

    而表层则有接近三十公分的厚度使用了一种耐高温材料以及ZS-522耐高温抗粘保护涂料混合填装。

    这样设计,自然是为了防止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在起飞的时候炙热的尾焰融化掉混凝土地面。

    之前起飞勒落三角飞行器和航天飞机的时候,他就没注意这些,导致测试场地的水泥地面被熔出来了几个大洞。

    .......

    完成发射前的检查工作后,韩元带着拍摄圆球从零号航天飞机中撤离,顺手清走了用于上下的扶梯。

    整体的检查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等待发射时间的到来,然后将卫星送上天了。

    能否成功,就看这一次了。

    一次性携带九颗卫星上,即便是放到现实各国中,也是种相当高的卫星发射技术了。

    能做到一箭多星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更何况使用的还是航天飞机这种。

    控制室中,韩元坐在控制台,手中的特殊输入键盘噼里啪啦的在不停的输入着各种命令。

    而随着命令的输入,显示屏上同步显示出各种信息。

    【当前电能储备:99.982%。】

    【当前液态氙工质剩余:99.999%。】

    【当前太阳能发电板温度:36.2℃】

    【当前飞船表面最高温度:45.2℃】

    【当前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运行状态:待机】

    【........】

    这是最后一步检查,调用各种参数查看航天飞机的表面以及内部的情况。

    比如锂硫电池当前电能储备总量,比如传输一些信息通过关键线路,测试航天飞机的各种信息线组是否连通等等。

    虽然零号里面也有控制台,但这些信息在航天飞机里面是看不到的。

    对于这些,韩元有之前几次发射航天飞机的经验,处理起来自然轻车熟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