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重启载人登月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锂硫电池和太阳能发电板能给新型航天飞机提供充足的能源,这还不够。

    电磁型推进系统消耗掉的工质数量同样是个不小的数目,虽然比静电式电推进发动机要少很多,但为了突破地球引力,必须要将航天飞机的速度提升到第一宇宙速度。

    而提速期间消耗的工质能占总工质消耗的一半以上。

    如果是单纯使用电磁型推进系统的话,新型航天飞机能携带的工质是无法从地面起飞将其送入太空的。

    所以韩元才组合了两种电推进发动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启动电磁型推进系统的时候是在八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它只需要将航空飞行器送到一百六十公里的近地轨道就可以了。

    而将航天飞机的速度提升到第一宇宙速度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在那之前,只需要以相对均衡的速度将其送入提速开始点就可以了。

    等待初步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后,再消耗的能源和工质就很低了。

    这一次的卫星发射任务,并不需要他亲自上去,只需要将卫星送上去就可以。

    而这样一来,航天飞行器上就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存放工质了。

    韩元计算过,以新型航天器的空间,空出来的空间用于存放工质,数量足够飞行器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了。

    其实这一种新型航天飞机的设计,是取了巧的。

    他利用和结合了两种不同知识信息,其中一种还是中级的。

    从难度上来说,简单很多很多。

    但这并不影响星球通讯支链任务最终的审核,因为这是他自己艰辛获得的知识信息,只要学会了,就在系统默认可以使用的范围中。

    而且支链任务也没有限制可使用的科技范围。

    所以这才造就了一架飞行器上有两种不同的电推进发动机。

    一种负责将其送到八十公里的高空,另一种则负责将其送入近地轨道。

    另外,这次的星球通讯支链任务也和上次三级任务获取额外奖励不同,并不需要他亲自进入太空。

    只需要利用火箭或者航天飞机将其送上天就可以。

    这样一来,对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设计不需要如勒落三角飞行器那般严谨。

    只不过这架飞行器是需要重复利用的。

    韩元的目标可不是送一个卫星上去就可以了。

    星球通讯支链任务的奖励和工业升级任务的奖励是一样的,其额外的完成度越高,获取到的奖励就越多。

    如果不是为了重复利用,他弄一个运载火箭出来用来运送卫星比这个容易多了。

    运载火箭重复性的地方可比航天飞机高太多了,技术含量也简单很多,还有高纯度的化学燃料这些,完全可以通过科技积分来进行兑换。

    只不过韩元想最大化的收获星球通讯支链任务的奖励。

    他之所以将这个任务设置到第二年的第一位是有原因的。

    虽然无人航天飞机的发射依旧离不开人工操控,他在这一年中还要去完成资源收集的支链任务。

    但不代表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无人发射这些卫星了。

    上一次三级任务的时候,他可是在泰山那里收获了一处额外基地的。

    里面还有一个高度智能的机器管家小六外加高度发达的中央计算机。

    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只需要编写好对应的程序和步骤,完全可以让小六来代替他来进行发射卫星。

    当然,这种科技结合的新型航天飞机并非没有缺点。

    首先是外壳。

    这种新型航天飞机的供能依旧使用的是电能,而电能的来源在于镧化镓硅太阳能薄膜发电板。

    太阳能发电板本身并不算很脆弱,而且韩元也在外面覆盖了一层高透明的高强度玻璃用于保护。

    如果是普通的在星球内空间进行飞行,这种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是足够了的。

    但接下来的它要做的事情可是突破地球引力,将卫星送上近地轨道。

    而突破地球引力需要飞行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km/s。

    这种飞行速度,在大气层内飞行时,将会和空气摩擦而产生上千度的高温。

    这种高温会对高强度的钢化玻璃产生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这种温度下,极容易损坏。

    如果钢化玻璃损坏,内部的发电板直接暴露的话,不超过三十秒就会损坏。

    镧化镓硅太阳能薄膜发电板能承受一定的高温,但不能超过七百度。

    超过七百度,发电板基层的特殊晶格会融化,融化后自然就无法捕捉光粒子进行转换发电了。

    所以韩元需要在稳定住钢化玻璃的同时降低突破第一宇宙速度时产生的温度,让太阳能发电板能正常运行。

    单靠锂硫电池自带的电能储备,是支撑不了太久时间的。

    好在真正需要启用电磁型推进系统的时候已经是在八十公里的高空,属于中间层顶部。

    再往上,就是大气相当稀薄的暖层了。

    空气密度越低,高速飞行时产生的阻力和摩擦力也就越低,产生的温度自然也就越低。

    这对于韩元来说,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和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